系列论坛是国际短剧艺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深度延伸,继11月7日南加州大学(USC)举办的《“短剧的战国时代”论坛》之后, 国际短剧艺术节11月9日在加州大学尔湾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UCI) 举办《短剧风暴: 引爆未来十年影视变局》论坛。论坛汇聚了高校教授和学生代表、行业机构专家、从业者和企业家等50多人深入探讨短剧迅猛肇兴的现状、未来影视发展变局及产业的挑战和创新。

刘晓霖:国际短剧艺术节的策源地和开拓精神
国际短剧协会主席刘晓霖主持论坛并在开场致辞中说: 我今天特意换了一个牛仔装,戴了一个牛仔帽来做主持人,这是美国开发西部时拓荒者的一个典型的标志, 也是短剧同样极富开拓精神的象征和期许。本次论坛回到国际短剧节的发源地 UCI, 该校也是我们开始酝酿策划国际短剧节的发起方和支持方。 今天在此重聚, 探讨短剧风暴及未来的影视变局, 特别的意义就在于我们需要继续发场这种“开疆拓土 ”、“开宗立派“的大无畏的开拓精神。

陈 勇: 教育和影视都在变局中 ,希望在于青年一代
UCI人文学院副院长陈勇教授指出: 影视和教育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百年未遇之大变局下, 由于科技发展和其它诸多因素, 美国的高等教育正处于一个重大的转型变化期, 同样,短剧的兴起表明了影视业也处在一个重大的变局过程中。 转折中的美国的高等教育, 各种创新的学科、跨学科纷纷兴起; 短剧兴起也是一个变局和创新,涉及到人才的培养, 大学是培养人才的摇篮, 短剧的未来是属于青年人的。一个新行业大块文章的首篇创作,需要成功前辈和年轻一代的共同长久地开拓和接力。


曲依诺: 短剧不是影剧的简化而是情绪的极致化
UCI毕业生、国际短剧协会理事曲依诺女士在主题演讲《海外短剧内容方法论与结构实践》中, 从观众心理、观剧期待、付费逻辑、钩子悬念、关键台词、核心冲突及转折点等诸要素分折了短剧目前通常的模型结构和解决方法。她指出: 短剧一卡创造付费期待, 二卡完成情感转折而达到爽点和滿足 。
结论: 商业投流的短剧注意力应聚焦重场戏,观众必须知道一定会发生重场戏, 这种镜头张力越丰富,节奏越紧张的短剧样式决定传播命运。 短剧不是影剧的简化而是情绪的极致化。

任 意 : 他山之石可攻玉 短剧也须借鉴广告IP孵化和营销手段
Mobking负责人、 国际短剧协会理事任意(Eason)从事十年移动互联网出海营销业务,曾亲自参与众多知名企业海外市场的营销策略制定与执行, 现在美国开拓微短剧制作及网红经纪业务。他从IP孵化和广告营销角度与短剧融合方面和大家分享了他的经验。
任意指出自已并非专业影视人员, 更是跨界进入短剧行业。他从一个实例一一 故宫文物明成化斗彩鸡缸碗IP孵化成为文玩故宮茶鸡系列产品, 通过营销及IGC的内容生成过程进行了详尽诠释, 该创意产品已达2千万级爆光。
广告的创意者把产品精准地投放到市场, 短剧也可以把商品隐性植入。大部分短剧制作公司利润并不是很高, 要投入二十万到四十万美金才能一部 , 但是宝马要拍一个广告至少三、四百万美金投入。一个好的广告的创意 , 五十万美金能够把广告商品植入并有效地融合在里面。在海外解锁“品牌植入”不蒂为一种变现方式, 在 Reelshort 的社媒主页已经能看到一些手表、配饰品牌在寻求合作,和目前的豪门题材短剧的植入难易度, 以及观看这类 APP的受众,都有比较高的契合度。

陈雨涛 : 出海短剧的发展在于用国际化内容和语言讲述普世故事
短剧独立制片人、国际短剧协会理事陈雨涛在主题演讲《探索出海短剧的发展》中回顾了海外短剧的初始阶段和当前现状, 他指出: 初期有些单部作品的爆款给平台带来了上千万的营收,同时长尾效应给平台带来了更多的流量。现在的联合制作阶段是中国公司与海外团队共创,剧本与演员本地化,联合出品。海外观众习惯微付费模式, 每集收费0.1-0.5美元, 通过平台的免费集广告以及产品玩法收益获取Google等广告平台的分账收益。出海短剧目前的困局是内容同质化严重(翻译式出海); 2024年后,流媒体的流量获取成本大幅提升; 流量红利消退,付费会员不稳定,大部分APP付费转化率<3%; 剧本供应链单一,缺乏对海外文化心理的真实理解;平台不愿让短剧APP或外链导走流量,用户获取过度依赖流媒体平台剧集, 生命周期短, 缺乏IP延展能力从而导致用户生命周期短,复播率低
短剧即是内容产业全球化的结果,也是中国内容产业的又一次技术输出,未来的竞争不仅是剧本创业的比拼,更是制作效率,AI工具与文化洞察力的竞赛。面对好莱坞工业化的下场竞争,制作形式,分发方式以及商业模式都在重构。
未来短剧谁能建立起“全球短剧内容供应链以及本地化生产模式”, 谁就能在这场全球内容出海的新纪元中占据制高点。从短剧IP的长剧化与跨文化叙事崛起,IP就是核心的故事流量和出海平台(独立化)未来已来,中国的出海平台即将直面好莱坞竟争,前段时间Fox已经战略投资了Holywater旗下的My Drama就是一个信号。
结论: 海外短剧从出海到落地, 短剧出海的黄金时代仍在,未来的核心不再是“快”而是“深”。谁能真正理解海外观众的情感底层,谁能用国际化内容语言讲述普世故事,谁就能在全球短剧市场赢得下一轮竞争。

高维那: 让分销成为短剧出海的标配和核心力量
ReelTree、Forest Dream 与 CineDream 的创始人高维那(Na Gao)女土在主题演讲《让短剧走向世界——分销的力量》中指出 :2025年,短剧在全球范围迎来爆发式增长。全球短剧观众已达18亿人,其中Z世代占62%。短剧不再只是娱乐,而是一种新的世界叙事语言。
2025年,全球短剧观众达到18亿人;其中68%为女性,平均每天观看7.3集。美国市场的增长速度最快。短剧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达到47%,几乎是长剧的三倍。
拍出来只是“第一生命”,能被观众看到,分销,才是“第二生命”。没有分销,内容就像一颗未落地的种子。分销让它生根发芽、跨越语言、走向世界。这就是 ReelTree 所做的事——帮助每一部好作品找到它的观众。平台、分销方与制作方并非竞争关系,而是共生关系。平台需要高频、高质量内容;分销方提供精准触达与推广;制作方创造情感价值。
ReelTree 实现了“一次上传 → 全球分发”。目前覆盖72个市场、15种语言,内容可在24小时内上线全球。背后依托的是自主研发的智能分销引擎,帮助优质内容精准触达对应的观众群体。ReelTree 的核心能力是让短剧真正走向世,已签约3500名短剧分销创作者,拥有3000名 TikTok 签约网红, 覆盖72个国家、15种语言。我们的生态系统每月实现18亿次曝光、1.2亿次下载、4200万美元月收入。
结论: 这就是“制作 + 分销”的力量。分销不是附属,而是短剧成功的核心。让每一个故事,都能被世界看见、引发观众共鸣。

兰世立: 短剧国际化要构建可持续发展生态
中国东星集团董事局主席兰世立先生在主题演讲《中国短剧国际化发展全景分析》中论述:
至2025年7月,中国短剧市场预计规模达634至877.9亿元,短剧网民用户超过7亿人,使用率达到55.8%,市场潜力巨大。企业数量行业拥有约7.4万家相关企业,显示出市场的活跃度和竞争态势。
出海趋势出海短剧赛道快速扩张,显示了中国短剧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日益增强。行业竞争态势是: 近10万短剧企业角逐市场,2025年前三季新注册企业增速逾12.57%,竞争白热化。出海规模与区域版图是: 中国短剧应用海外下载超2.7亿次,覆盖237国家及地区。北美、东南亚、拉美为下载集中地。
从内容出海进化至品牌出海,实现中外联合创作,构建全球内容供应链体系。运营模式转型海外市场确立“制作基地 + 全球运营团队”双轨模式,深化国际影响力。
中国短剧未来发展趋势是技术与内容双轮驱动, AI创新应用并深度融入内容创作,实现自动化剧本编写,智能视频剪辑,个性化内容推荐,革新媒体行业生态。VR/AR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短剧游戏化趋势显著,互动剧情与观众投票机制激发全新观剧模式。
总结与启示: 中国短剧加速国际化进程和转型, 内容转变从追求瞬间刺激到注重精品打造,中国短剧须提升内涵,深化故事,展现更高艺术价值 。模式革新突破单一盈利局限,探索多元联动机制,构建可持续发展生态,拓宽产业新边界。

陈伟忠: 整合资源 搭架区域和国际短剧艺术文化桥梁
亿品众合影视公司董事长陈伟忠先生介绍了安徽紫云山影视产业创新高地,旨在巩固合肥文化创意中心地位,增强数字文化竞争力 。在传播微短剧、文旅定制剧方面, 依托长三角影视文化影响力,打造区域标杆。协同紫云山文化创意产业园联动长三角影视资源,合肥创意产业等,实现资源共享。
在国际层面, 品众合文化利用国际短剧协会、泰中影视传媒促进协会、多伦多电影节等推广徽文化和影视文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支持国家数字化与出海战略;与科大讯飞合作,把影视剧翻译成多国语言, 助力文化出海。
聚焦短剧的非营利性公益组织,旨在搭建文化交流桥梁,促进国际短剧文化交流与行业健康创新发展。通过举办国际短剧亚洲论坛、艺术节等活动,为全球从业者提供交流合作平台,其短剧服务团队可从场景到各个环节为拍摄团队降本增效,目前已在澳洲、西班牙、韩国、日本等地设立海外中心。

赵前前: 短剧爆款作品内容为王
PH8负责人,导演,制片人赵前前在短剧创作上屡屡爆棚, 也是本届国际短剧协会金独角兽奖的获得者之一。PH8近年已制作了18部短剧, 赵前前制作短剧偏向内容为王, 这是他的爆款作品甚多的一个主因。最成功的是他制作的第一部短剧是《IWish You Were You 》, 它在Dropbox 有一个很高的观看量及收藏量, 也给Dropbox这个平台带来了很大的收益。
赵前前指出, 我们很重视剧本的原创, 从选角到人物的塑造,从桥段设计到戏剧冲突,都精益求精。短剧虽然有他有身的特点 ,但爆款作品永远离不杰出的创意和优秀的故事內容。

张 栋: 新技术裂变将影响短剧的创作模式和观影习惯
泰国艺鼎传媒董事长张栋先生介绍说: 艺鼎国际有限公司(简称艺鼎传媒ARTOP)2009年于香港注册成立,通过北京、曼谷两地优秀团队建立起了辐射整个亚洲地区以及其他海外市场制作公司、电视台、新媒体平台、院线等的合作网络。
艺鼎传媒在泰国专业从事影视版权运营、投资制作、艺人经纪及活动策划;首家并连续将多部中国小说、漫画、影视剧翻拍为泰国版电视剧;中国最大的泰国影视版权引进方、泰剧潮流引领者,累计引进泰剧200多部、5000小时,泰国电影超百部;引进引出IP改编权数十部。中泰合拍短剧《曼波奇缘》(Manbo Destiny)荣获本届短剧节的第一个奖项“最佳国际合拍短剧奖”。
张栋先生作为短剧交流论坛的压轴分享嘉宾,他着重指出: 其实内容产业无论如何变化都离不开一个好故事和好的呈现方式,未来在眼睛等穿戴设备很快代替手机的日子里,对内容制作产业带来了更多可能,不一定只是局限在长短和横竖屏这个限制里,并不是说竖屏就是最佳内容的播映方式, 观看习惯和分发领域上也会有更快、更多的裂变, 能做出好的内容和好的发行渠道并呈现到更多的观众面前,你才能成功!

黄 海: “金独角兽奖”和“龙马精神”释义
汉天传媒集团董事长助理、国际短剧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黄海是国际短剧节“金独角兽奖”logo的设计者, 他从“金独角兽奖”名号的文化渊源来历及logo符号含义解读及延伸几方面,使与会者对该奖项有了更全面深刻的理解。
奥斯卡有小金人,柏林电影节有金熊奖,戛纳电影节有金棕榈奖。作为全球首个专门针对短剧而设立的专业性奖项,我们当然需要一个能够让人过目不忘的、辨识度高、符号感强,而且还能被全球各地的人们广泛接受的名号和形象,金独角兽奖就具备这些特质。
独角兽(the Unicorn),在传统的西方文化体系中,代表着“纯洁 高贵 忠诚 the unicorn is the symbol of purity, nobility, and loyalty”,从2013年开始,在现代商业领域,因其稀少罕见,人们更喜欢用独角兽来指代“高估值、 创新性强、成长性好、潜力巨大”的公司或行业,所以我们这个金独角兽奖名号特别契合短剧这个新兴的行业。
中国是短剧这个新领域的开创者与引领者,中国团队在短剧的创作理念、拍摄制作、平台运营与商业模式上均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所以我在构思这个设计时, 自然会去思考中国元素,“天造地设”文化符号就是我们在东亚文化环境中大家很熟悉的“龙马”形象和“龙马精神”!
骏马扬鬃, 龙须摆动, 2025第二届短剧节在好莱坞正式点亮了“金独角兽奖”这尊高光!但从这一刻开始,我们马上就要面对生存和发展的挑战!如果说我们此刻已经感受到了这个行业的强烈的“内卷”, 接下来的一两年,短剧产业将会迎来更狂爆的、更猛烈的变局,会发生更多颠覆性的事件,整个行业游戏规则甚至得重写改写!这是“生死局”的挑战,值得我们认真地思考、审慎地安排应对。

论坛在热烈的讨论交流中圆满落幕。与会考一致认为,微短剧的崛起方兴未艾,但已引爆未来十年影视之变局, 我们必须目应挑战, 共同开拓短剧出海的新篇章。

本届国际短剧节和系列论坛得到了美国华美银行(EastWest Bank)、贵州茅台集团及蜗牛游戏等著名品牌和企业的鼎力支持 ! 诚挚地感谢他们相信短剧这个影視矩阵中突起新锐的力量, 他们的前贍性关注和支持,让短剧的意象和声音被更多的人们得以看见和聆听。

下一场论坛预告
论坛主题:Going Vertical: The Vertical Short Revolution
时间:洛杉矶时间2025年11月14日(周五)下午1:00 – 3:00
地点:405 Hilgard Avenue, Los Angeles, CA 90095
主 办 方:国际短剧协会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
本文源自「私域神器」,发布者:siyushenqi.com,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irethy.com/68230.html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