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的AI故事,还能讲多久? siyushenqi.com • 2025 年 8 月 13 日 下午9:12 • 海外营销 • 阅读 43 刚才和你对话的那个,难道不是真人吗? 摘要 消费者对于新技术的兴奋感是短暂的,一旦新鲜感消失,他们就会用更务实的标准来评价产品。 尽管AI在处理语言和图像方面表现出色,但它在理解深层次含义和复杂任务上仍然有限。AI往往只能满足一些基础需求,对于更复杂的任务则显得力不从心。 当前的AI模型,如Chat-GPT,主要基于Transformer架构和大量的数据训练,它们在语言处理上表现出色,但缺乏对现实世界深层次理解的能力。 随着技术的进步,特别是结合了强化学习的AI模型,我们可能会看到AI在理解和解决问题上的能力有显著提升。这可能会改变我们对AI的期望和它在社会中的角色。 今年年初的时候,我给我爸妈演示了某款面向C端市场的AI产品。他们之前几乎没有接触过任何形式的AI大模型,所以当我给他们谈起现在的AI技术有多发达的时候,他们还以为这不过是siri这种语音助手的变种。 但在我通过语音通话的形式给AI提出问题并得到非常自然、流畅的回答后,我爸妈整个就震惊到了——他们用一种不可思议的目光看着我,问出了一个经典的问题: “刚才和你对话的那个,难道不是真人吗?” AI数字人示意图 在我让他们尝试玩了几次之后,他们才终于确信:原来刚刚真的是在和AI打交道。后来的一两天,我爸也下载了这款AI产品,玩得不亦乐乎。甚至一个星期后,我爸还在给我分享他让AI写的诗、画的画。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因为这款AI产品带来的新鲜感已经淡了。 最近几天,科技圈子里最热门的话题应该是被称作“科技春晚”的苹果iPhone发布会。 但显然,苹果的“科技春晚”和“春晚”一样,吸引力已经大不如前了——再也不复当年iPhone5S发布时候的那种盛况——反倒是华为的三折叠手机引起了不少讨论。 可能这就是一个面向消费者的市场的残酷性所在:消费者是很容易喜新厌旧的,如果你不能持续带来新的东西,那么很快,你的市场就会被竞争对手所蚕食——支撑iPhone当年地位的是前所未有的创新体验,但现在,随着整个智能手机供应链的崛起,各家的产品都已经来到了一个相当高的层次——iPhone可能再也不会给我们带来当年的那种新鲜感了。 看看现在的AI,感觉似乎也是如此故事。而且由于大模型的迭代速度远高于芯片,相应地,“下头速度”自然也会更快一些。 就在上周末,一张来路不明、显示Chat-GPT访问量断崖式下跌的图就引发了华尔街的一阵动荡,紧跟着就是英伟达、谷歌、亚马逊、Meta这些AI企业的股价下跌。 网图,似乎是个大乌龙 虽然最终被证明是乌龙一场,但这种鸡飞狗跳的画面也挺搞笑的: 如果你真的坚信AI是未来, 又怎么会被一张来路不明的网图所蛊惑? 你对AI的信仰, 原来如此脆弱吗?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现在这个版本的AI故事,究竟还能讲多久。 “低端需求” 我曾经遇到过一些闪婚的情侣:初见的时候什么都好,朋友圈里全是什么“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的狗粮;但过了几个月正常日子之后,私下喝酒时候,他们就开始给我吐槽各种琐事和争吵。 人还是那俩人,都是好同志, 但场景变了,现在真的要事儿上见了。 因为现实生活里的问题,实在是太多样太具体了:换下的衣服及时清洗了吗?厨房的碗筷洗干净了吗?菜买多了还是买少了?昨晚为什么没有把垃圾扔出去?宠物最近饭量下降了是不是要去医院看看?中秋节假期快要到了,是不是要回老家看看爸妈…… 这些零散、琐碎、不涉及大是大非的问题,却往往能导致一场火爆的争吵,而案值往往不超过20元。 当事人往往会觉得自己瞎了眼了,但我们都知道,这并不是眼瞎不眼瞎的问题: 新鲜感过了,你开始用另一种更务实的KPI体系去衡量对方了,不再是热恋期那样单纯看脸或者看性格了。 我们对当前这一波由Chat-GPT所引领的生成式AI的态度,其实也是如此。 一年多前,当Chat-GPT刚刚面世的时候,整个世界都为之惊叹——因为它确实体现出了强大的智慧,它真的可以理解我们在说什么,还能像模像样回答问题,还能和我们聊的有来有回,尤其是处理翻译任务的时候,大模型几乎吊打一切翻译软件。 但很快,整个市场就充满了竞争者。 大模型终究不是光刻机,Chat-GPT证明了生成式AI的未来后,潜伏的竞争者们立刻就一拥而上——不论是美国本土的Claude.ai还是中国的文心一言和通义千问,从技术到体验,都迅速跟上了Chat-GPT的节奏。 然后,我们和AI的“热恋期”也就到此为止了,因为我们也要用一套更务实的眼光来看AI了。用更专业的说法就是,大家对AI的态度正在“回归理性”。 然后,大家才发现:原来AI也不过如此。 当下的AI,似乎只能处理我们的“低端需求”: 我曾经让AI帮我出一个文章大纲,它反应倒是挺迅速,从原因到影响给我列了几十条出来,但根本经不起细看,因为它完全没有主次的概念——我那篇文章的重点就是去讲述事情背后的原因,结果AI把原因分析部分只当成了一个平平无奇的章节。 七月份我去北京出差,期间和朋友约在某个烧烤店吃饭,拿到菜单我就乐了。因为菜单上的背景图画一眼看上就去就知道是AI的手笔——又把人物的手画成麻花了。 我也曾经试着让AI帮我仿照王维的风格写一首“气质清冷”的诗,结果AI马上就给我端上来一个“老干部体”,吓得我赶紧关了。 至于AI谱曲更是离谱,反正我自己作词让AI帮我编了曲之后,听了三秒就把耳机扯下来了,实在太TM尴尬了,我这种脸皮薄的人如果再听一分钟估计就直接进ICU了。 …… 用我朋友对AI的形容就是:每次用AI辅助工作,给他的感觉都像是在给一个刚出校园的实习生布置任务——年轻人是真的勤奋又听话,就是脑子不太好,活儿干的太糙了,只能做最些最基本的事情。 大模型厂商们总是在忧虑DAU和使用时间的问题,不得不说,他们的担心是有理由的。以当下诸多AI产品在现实中的运用体验来说,确实很难让人把AI当成可靠的工具或者相熟的搭档。 AI落地,应该成为工具,而不是玩具,AI应该作为我们打工人的老师傅,而不是还需要我亲自去“传帮带”的实习生。 瓶颈期 为啥这一届的AI产品只能满足一些低层次需要呢?为啥感觉AI似乎也不过如此呢? 这件事,还是要从底层的技术原理上来讲。 以Chat-GPT为例,打造一个像Chat-GPT一样的大语言模型,大概需要如下几个环节: 首先你需要海量的数据,可以是各种小说,可以是各种新闻,也可以是各种视频、音频,但总之,你需要准备一个足够大的“语料库”让它去学习,而且为了提高它的学习效率,你还要把这些资料都给做成标准化的数据,让模型能更好接收。 之后,像Chat-GPT这样的大模型基本都是基于Transformer架构,这种架构我们就不多说了,说起来太复杂,我们只需要知道,这种架构的用途在于它可以按照我们人类说话的语法去输出内容,某种意义上相当于是AI的语言中枢和喉舌。 接下来,就是通过各种技术去训练AI,再经过参数调整和一些优化,最终让它能理解我们输入的信息并做出合理的回复。 但是要注意,“合理的回复”并不代表“有用”,更不代表“拟人”——我兄弟给我发一些离谱东西的时候,我通常只会会他一串“哈哈哈哈哈哈”或者单走一个“6”,心情不好了就会回一个“有病吧”。但AI往往会故作礼貌、煞有介事地来一句“这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图片”。 前者虽然不合理,但却很真实。 后者虽然很合理,但却非常不真实。 造成这种尴尬的根本在于其开发的方式: GPT们采用的是Transformer架构,相比起以前的RNN架构,Transformer能够更好地理解单词和单词之间的顺序关系,可以让大语言模型的训练速度显著提高,而且能够判断出一句话里到底哪个词更重要,从而实现像真人一样“有的放矢”。 乍一看好像没啥毛病,但经不起细琢磨。 因为翻来覆去,GPT们做的事情都是在语言上下功夫,在不停地“猜字谜”,而不是在认识世界。 表现在实际运用中就是:你让GPT去做翻译工作,它可以做到99分的水平;但如果让它去解答你的一些疑惑,可能表现就只有六七十分了。 简单粗暴点来说就是:我说天冷了,AI自然会告诉我要穿秋裤。但AI这么说的原因,并不是它知道穿秋裤会让人感觉暖和,而是在它的训练资料里,“天冷”和“秋裤”这俩词总是一起出现——它其实并不知道天冷了该怎么办,但它知道只要你说天冷了,它回一句“穿秋裤”大概率就能过关。 和某些兄弟们常说的“多喝热水”差不多是一个意思。 说到底,这就是AI大模型开发技术上的一个通病:AI的确能理解我说的每一个字,也的确能做出合理的回答——但它做出回答的前提,并不是基于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而是通过海量数据的学习、通过MLM这样的“猜字谜”训练,给出了一个“看上去还挺靠谱”的回答。 AI视频产品在这个问题上表现得尤其露骨,AI生成的视频虽然有时候在画面细节上可以做到极度仿真,但一旦涉及物理效果就会立刻把猴子屁股露出来——它并不能理解真实世界里的物理碰撞会造成什么结果,它只是在猜你想看什么罢了。 Chat-GPT现在已经进化到了5.0版本(虽然还没有正式上线),功能上当然是一代更比一代强,但这种增强的基础,是它猜字谜的速度越来越快,猜字谜的强度越来越大,而不是真的增长了智慧。 这届AI的故事,还能讲多久? 业内对于这个问题的应对措施,则是祭出了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思路——强化学习(RL)。 如果说“深度学习”的能力是在于理解语言,在自然语言处理、语音处理上可以表现优异,那么“强化学习”则更像是在学着理解真实世界——外界不会给系统什么指示,系统要自己试着去探索、去尝试,然后在这个探索的过程里获得知识,进而让自己越来越强大。 在这个过程里,系统追求的是让“奖励信号”的最大化。这就像是一场电脑游戏,系统不断地和外界环境互动,每一个动作都会得到“奖励信号”,做的越好,“奖励信号”就越大,为了获得更大的“奖励信号”,系统就要自己学着做出更好的决策。 用更形象一点的话来描述就是: AI相当于学生,人类则是老师——基于“深度学习”的AI们,它们的用着“人类教师”提供的“数据集”,在学习过程中,也要时时刻刻受着“人类教师”的监督——符合“人类教师”口味的,就会被鼓励,不符合“人类教师”口味的就会被抛弃。 而基于“强化学习”的AI们,则更像是自学成才,“人类教师”只是领进门,修行就要靠它们自己努力了。在很多时候,它们是没有什么“学习资料”或者“监督指导”的,“人类教师”给他们的命令就是不停学习,至于能学成什么样子,其实“人类教师”心里也没底。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 基于“深度学习”的AI们,在语言理解、语音理解、图像理解上表现极其优秀,因为这些东西的定义权掌握在人类手中,人类随口的一句话,落在AI耳中就如神谕一般不可否定——AI们要做的就是无限贴合人类的口味,让自己表现得和人一样。 而基于“强化学习”的AI们则往往在和人类比高低,不论是自动驾驶系统教育老司机,还是AlphaGo打哭柯洁然后又被AlphaZero打爆,其实都反映出了一个结果:“强化学习”下的AI们,往往能够做的比人类更好——因为人类要吃饭睡觉,但AI不用,在高性能芯片的加持下,AI训练一年所见识过的棋局、游戏,往往比一个职业棋手、职业电竞玩家十辈子见过的都多。 毕竟,根据OpenAI自己的评估体系,像是Chat-GPT这样的AI应用,其实只是最初级的L1水平,不过就是一个聊天机器人、一个有对话能力的AI。而基于强化学习的AI,则能够达到L2级别,也就是能做到和人类一样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现在,我们已经站在了一个关键的时间点上: 因为大语言模型,也开始走“强化学习”的路子了,以后AI说话之前,也要动动脑子了——OpenAI一直在研究的“Strawberry”(草莓)项目,就是一个基于强化学习的大语言模型。 基于强化学习、有自己想法的大模型很可能最近一两年就会上线,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实在不知道这届AI的故事,还能讲多久。 本文源自「私域神器」,发布者:siyushenqi.com,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irethy.com/32539.html 赞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0 0 生成海报 关于作者 siyushenqi.com 关注私信 11.2K 文章 0 评论 298 问题 16 粉丝 私域神器:海外私域营销拓客软件 OpenAI发布史上最强模型-o1,推理能力超人类博士! 上一篇 2025 年 8 月 13 日 下午9:12 作业帮出海:上线AI助手,聚焦北美印尼,周活用户200万 下一篇 2025 年 8 月 13 日 下午9:12 相关推荐 海外营销 2月全球手游收入Top20:《崩铁》重返前十,腾讯独占5席 2024年2月全球手游收入榜出炉 siyushenqi.com 2025 年 8 月 18 日 55000 海外营销 OpenAI驳斥马斯克:是你想控制,还要把我们并入特斯拉|钛媒体AGI OpenAI长文自爆八年来与马斯克的邮件往来截图,以回应马斯克对OpenAI的指控。这封长文作者里包括久未露面的OpenAI联合创始人Ilya。 siyushenqi.com 2025 年 8 月 13 日 54000 海外营销 对话白俄罗斯最大移动游戏开发商:如何拿下消除类游戏市场 Belka Games位于明斯克,是白俄罗斯最大的社交和移动游戏开发商之一,曾于2019年接受了AppLovin的投资。 siyushenqi.com 2025 年 8 月 25 日 63000 海外营销 北京这家低调的出海厂商,一年测了12款新品 《Solitaire Home Design》(以下简称SHD)的开发商贝塔科技(Betta Games),SHD上线3个月后,就从iOS畅销榜Top 200意外的位置,稳步爬升到了Top 80,这一年里,贝塔在海外先后上线测试了十几款新品,除了涵盖常见的模拟经营、卡牌等,还有一些意想之外的玩法组合。 siyushenqi.com 2025 年 8 月 24 日 71000 海外营销 短期高估、长期低估——微信接入DeepSeek的冷思考 微信接入DeepSeek的方式较为仓促,产品体验粗糙,缺乏历史记录、上下文联动、文件上传功能等,更像是一个独立的入口,而非深度融入微信核心功能。这种接入方式更像是“纸糊上去的”,而非真正的深度整合。 siyushenqi.com 2025 年 8 月 13 日 52000 海外营销 西安是“短剧之都”,横店答应吗? 西安成为短剧拍摄的热门地点,九垚影视基地等拍摄基地吸引了多个剧组,包括来自北京和本地的知名制作公司。 siyushenqi.com 2025 年 8 月 17 日 49000 海外营销 2021独立站趋势预判:精品模式占据主流,这三种类型卖家更具竞争力 刚刚过去的2020年跨境电商市场增速迅猛,深究其因,线下实体店关闭,激增大量线上消费人群,加之世界依赖中国的工厂生产。 siyushenqi.com 2025 年 8 月 13 日 47000 海外营销 播放量超1000亿!#booktok掀起TikTok“读书热” #booktok标签热度狂升,给Tik Tok创作者什么启示? siyushenqi.com 2025 年 8 月 12 日 50000 海外营销 再推全女性社区Hertown 陌陌于社交创新赛道上不再“默默” 6月,“全女性”社区Hertown项目正式在中国上线,并用两个月的时间在小红书、微博等社交平台完成了小规模扩散 siyushenqi.com 2025 年 8 月 19 日 60000 海外营销 一句话生成完整3D大世界?腾讯开源业内首个可交互生成大模型 腾讯混元3D 1.0是业界首个可沉浸漫游、可交互、可仿真的开源世界生成模型,一句话/一张图即可在几分钟内生成完整3D场景。 siyushenqi.com 2025 年 8 月 13 日 57000 海外营销 OpenAI停止不支持国家API,7月9日开始执行 6月25日凌晨,有部分开发者收到了OpenAI的信,“根据数据显示,你的组织有来自OpenAl目前不支持的地区的API流量。从7月9日起,将采取额外措施,停止来自不在OpenAI支持的国家、地区名单上的API使用。” siyushenqi.com 2025 年 8 月 13 日 43000 海外营销 出海必读:印度风声移动支付的“雷曼时刻”,央行投入360亿重组Yes Bank! 3月5日晚上,印度整个金融圈科技圈震动。印度储备银行(RBI)(等同于央行)已将YES Bank暂停。 siyushenqi.com 2025 年 8 月 3 日 56000 海外营销 Playlet 创始人 周剑确认担任PAGC2024开幕峰会演讲嘉宾 Playlet 创始人 周剑确认担任PAGC2024开幕峰会演讲嘉宾 siyushenqi.com 2025 年 8 月 18 日 53000 海外营销 【出海小白】Google play开发者账户申请 【出海小白】Google play开发者账户申请 siyushenqi.com 2025 年 8 月 3 日 50000 海外营销 迪士尼高管:我们渴望与游戏行业的小团队合作 2016年,当迪士尼宣布将停止开发游戏,回归传统的IP授权模式时,很多人觉得迪士尼承认了自己的失败。然而过去的几年里,这家娱乐巨头与EA、索尼、Bethesda、育碧、史克威尔艾尼克斯、Gameloft、微软和Take-Two等著名发行商达成合作,玩家们也看到越来越多的迪士尼IP衍生游戏进入了市场。 siyushenqi.com 2025 年 8 月 24 日 76000 海外营销 亚马逊卖家生存现状调查:尝试北美线下商超,看好日韩新市场 自去年持续至今的封号潮爆发后,数万个中国大小卖家遭受的损失超千亿!跨境电商行业内对亚马逊的信心普遍减弱,已有一批卖家选择离场,也有一批卖家在观望和徘徊。种种迹象表明,亚马逊在中国卖家心中的地位正在逐渐下降,中国卖家的市场份额也在逐渐减少,新冠疫情、供应链问题、卖家停业和亚马逊FBA库存限制是主要原因。 siyushenqi.com 2025 年 8 月 13 日 55000 海外营销 《问山海》新游找发行 《问山海》新游找发行 siyushenqi.com 2025 年 8 月 25 日 59000 海外营销 众筹超预期三倍,古剑开发商搞横版游戏却让玩家“变了脸” 《心渊梦境》在B站上公布首部PV的时间是2021年7月24日,虽然截止目前播放量刚超过10万,但评论区玩家赞誉之声不在少数。 siyushenqi.com 2025 年 8 月 24 日 73000 海外营销 派对游戏吸金热潮一路狂飙 小团队跑出了4000万下载的低配竞速版“宝可梦” “半自动”派对游戏,类宝可梦养成竞赛? siyushenqi.com 2025 年 8 月 19 日 58000 海外营销 依附跨境电商巨头的老板,当不成“甩手掌柜” 7月27日,有中资背景的东南亚电商平台Shopee正式官宣启动全托管模式 siyushenqi.com 2025 年 8 月 13 日 43000 海外营销 京东出海失败,被阿里和拼多多越甩越远。 强如东哥,也有遗憾 siyushenqi.com 2025 年 8 月 13 日 55000 海外营销 一周要闻 NO.81丨腾讯与阿联酋版微信达成支付合作;小杨哥出海首播拿下Tik Tok GMV第一;20+家游戏公司入局短剧 一周要闻汇总。 siyushenqi.com 2025 年 8 月 14 日 41000 海外营销 世界杯火起来的不光有球,这些出海产品成为榜单新贵 一批在欢呼声中偷偷“卷”起的人,在全球空白期找到了增长密钥。 siyushenqi.com 2025 年 8 月 24 日 69000 海外营销 首次测试,网易又拿出了一款「没有竞品」的神秘新作 当“经典武侠IP”遇上“开放世界”,两者能碰撞出什么火花? siyushenqi.com 2025 年 8 月 24 日 67000 海外营销 上线两月iOS收入超5500万,这款“弹幕射击”手游咋做到的? 由内自外全是“差异化”,一个弹幕射击赛道的“异类” siyushenqi.com 2025 年 8 月 19 日 56000 海外营销 五年后“重生归来” 匿名社交Gas登顶美榜第一上演现实爽文 一批又一批的匿名社交产品成为每代人的共同记忆 siyushenqi.com 2025 年 8 月 24 日 66000 海外营销 2023年7月全球热门移动游戏下载量TOP10 Sensor Tower 商店情报数据显示,Garena《Free Fire》(包括《Free Fire MAX》)以将近2100万次下载,位列7月全球移动游戏下载榜榜首。 siyushenqi.com 2025 年 8 月 19 日 54000 海外营销 决胜出海:刘宇宁掌舵羯磨科技完成B轮融资,估值达10亿 游戏初创公司北京羯磨科技目前以10亿人民币估值完成B轮融资。 siyushenqi.com 2025 年 8 月 26 日 122000 海外营销 一年发16款游戏,利润连涨6年,这不愧是今年最火的游戏上市公司 今天(4月8日),吉比特发布了他们的2021年度财报,至少从数据层面看,他们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成绩单。 siyushenqi.com 2025 年 8 月 25 日 64000 海外营销 这家为亚马逊游戏开发内容的工作室,打算怎样做大做强? 在“故意处于隐蔽模式”四年后,Secret Society Games希望提高工作室声望,并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向世界展示自己。此前,Secret Society一直不太注重对自我形象的包装,在公司官网上只提到了几名团队成员,以及他们过去参与3A游戏开发的经验,对当前项目的介绍也只有寥寥数语:“专注于联合开发和原创IP项目”。 siyushenqi.com 2025 年 8 月 25 日 58000 发表回复 请登录后评论...登录后才能评论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