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24 年收入规模位列国产厂商前列,产品远销东南亚、拉美、欧洲,全球客户超 500 家。
从控制器到整机 70 余款机型全覆盖,2025 年发布轮式人形“灵烁”、AI 复合“灵迅”,已试点多模态跨场景作业。
2022-2025H1 营收 1.97→1.56 亿元(半年)、毛利率 27.5%→32.4%,研发费用率仍维持 11.6%-17%。
5 轮融资背后站有北极光、钟鼎、兴富、国弘纪元等,双环传动亦持股 1.2%,创始人李良军控股 16.41%。
近日,成都卡诺普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卡诺普”)向港交所递表,启动港股IPO,联席保荐人为国泰海通、国泰君安国际。
卡诺普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专业从事智能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及整机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依托全栈自主核心技术与多场景智能应用能力,成功构建主要涵盖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具身智能机器人的三大类全自主研发产品矩阵。
公司以机器人控制器这一核心零部件为切入点,逐步构建起涵盖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与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多系列产品矩阵,累计70余款机型落地应用于汽车及零部件、3C电子、新能源、工程机械等多种行业的应用场景,截至目前,产品已经覆盖绝大多数的工业应用场景。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在实现工业机器人规模化的中国企业中,卡诺普在盈利能力方面较为领先。卡诺普已在工业机器人行业建立起中国同业中最强大的全球布局之一。
按2024年收入计,卡诺普是中国最大的焊接机器人出口商,客户累计超500家,产品已出口至东南亚、拉丁美洲、欧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2025年8月举行的世界机器人大会期间,卡诺普发布工业轮式人形机器人“灵烁”与AI复合机器人“灵迅”。两款产品现场演示了跨场景切换能力,从焊接作业无缝切换至打磨与质检。
在上述两款产品发布前,卡诺普已在多场景完成多模态具身工业机器人的试点应用,覆盖焊接、打磨、分拣等工业场景核心环节,形成可复制的解决方案。这类机器人不仅具备视觉、力觉、语义融合的多模态感知能力,还能基于AI决策引擎进行自学习、自校准与任务规划能力。
卡诺普CTO朱路生曾公开表示,未来三至五年,公司将重点投入机器人底层技术、特定场景的多模态垂类模型、持续扩展产品组合及应用场景三大方向。
业绩方面,招股书显示,2022年度至2024年度及2025上半年,卡诺普分别实现营收1.97亿元、2.22亿元、2.34亿元、1.56亿元;毛利率分别为27.5%、27.1%、30.4%、32.4%。同期的研发投入分别为3390万元、3600万元、3600万元、1806万元,占同期营收比例分别为17.1%、16.2%、15.4%、15.9%、11.6%。
卡诺普的收入主要来自工业机器人,2025年上半年来自六轴焊接机器人的收入8578万元,占总营收比例55%,来自六轴多功能机器人的收入为4045万元,占总营收比例25.9%。
股权结构方面,卡诺普创始人、实控人、CEO李良军持股16.41%。机构股东则包括北极光创投、兴富资本、钟鼎资本、齐芯投资、国弘纪元、天堂硅谷等。A股机器人产行业链上市公司双环传动也持有卡诺普1.2%的股份。
卡诺普总共历经5轮融资,最新一次融资是2024年9月。
其天使轮的投资机构北极光创投合伙人黄河,亦任职卡诺普董事。黄河先后在美国能源部,清华大学核研院等单位任职,主要致力于化石能源清洁利用、替代能源等方面研究。
本文源自「私域神器」,发布者:siyushenqi.com,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irethy.com/68853.html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